在中国工业中,制造业处于中心地位:它已占到GDP的39%、工业总产值的77.6%、出口总额的90%、国家税收总额的30%和财政收入的27%。随着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国际商场的货架上成为新亮点,2002年,中国向全球输出的产品总额达到了3255.7亿美元。大而思进,大而思强。中国靠什么来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呢?当务之急是提高数字化水平。于是,“数字制造?这一新理念又被引入中国制造业。
数字制造,又叫e-制造,已经成为机械制造企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国际机床制造商供货的标准配置。当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大量采用,越来越多的国内用户开始在进口数控机床时要求具有远程通讯服务等功能。通过软件的智能替代复杂的硬件,正在成为当代机床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数字制造的目标下,通过流程再造和信息化改造,ERP等一批先进企业管理软件已经脱颖而出,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最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中科院、中国贸促会和上海市政府等决定在2004年11月4日至9日,在第六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中,举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数字制造展(SIMF 2004)。据悉,此次展会将以搭建与世界信息化交流的平台为目的,以数字制造技术及设备展示为中心,软、硬(件)并重,是对传统机床展的扩展和提升,并将充分体现前瞻理念。
据展会主办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提供的分析报告,“中国制造时代的数字制造市场对数控机床和企业管理软件的需求将会激增。理由之一是,2002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床市场。2003年预计全年消费将超过65亿美元,其中进口将突破35亿美元,继续双冠全球。为此,国内外普遍认为,10年之内,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机床工业的龙头老大。理由之二是,2000年制造业已成为IT业第二大市场,消费额达175亿元。随着发达国家机械制造业陆续进入数字制造阶段,我国也确定了“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战略,启动了百亿元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约15%的大中型企业、5%的中小型企业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因此,制造业信息化市场仍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对管理软件的消费需求必将大幅上升,其发展前景相当乐观。